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间妇女常见的乳腺急性感染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乳汁淤积、细菌逆行入侵等。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及病因的不同,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乳汁淤积型乳腺炎
症状表现: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或增厚区,形状多为楔形或不规则状。皮肤无明显红肿,但皮温可能升高。患者一般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成因分析:乳汁多而婴儿吮吸力量不够,或哺乳姿势不正确,导致乳汁无法有效排空,淤积在乳腺小叶或乳腺导管中,进而引起乳腺管堵塞。乳头内陷、小白点等问题也可能影响乳汁排出,造成乳汁淤积。
二、急性炎症型乳腺炎
症状表现:乳房局部肿痛,存在硬结。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局部红斑形成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全身炎性反应表现如寒战、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不适感;体温≥37.3℃;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升高。
成因分析: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途径多为乳头破损、破裂,如哺乳时间过长、姿势不正确等导致的乳头损伤,细菌可通过破损处逆行进入乳腺导管或小叶。此外,婴儿口腔内的细菌也可能在哺乳时通过乳管进入乳房,引起感染。
三、乳腺脓肿型乳腺炎
症状表现:急性炎症型乳腺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恰当,可能发展成为乳腺脓肿。病变部位皮肤红肿,可扪及肿块,肿块有波动感,伴有明显压痛。
成因分析:乳腺组织在急性炎症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肿。
四、其他类型乳腺炎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哺乳期乳腺炎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乳腺炎,如:
慢性乳腺炎: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反复发作。通常与哺乳不当、乳汁淤积或乳腺管阻塞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哺乳技巧、热敷、按摩以及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浆液性乳腺炎:一种非感染性的乳腺炎,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但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红肿或发热。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穿着支撑性好的胸罩、避免乳房受到压迫等。
脂肪坏死性乳腺炎:通常是由于乳房受到外力撞击或压迫,导致脂肪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感到乳房疼痛,并在受影响区域触摸到硬块。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观察,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
肉芽肿性乳腺炎:一种较为罕见的乳腺炎类型,其特点是乳腺组织中形成肉芽肿。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治疗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
综上所述,哺乳期乳腺炎的分类多种多样,每种类型的成因和临床表现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预防乳腺炎的发生也至关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避免乳汁淤积、保持乳头清洁等。
乳腺炎是产后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哺乳期间。为了保障新妈妈的健康和宝宝的营养摄入,预防乳腺炎...
所谓的女性乳腺炎一般就是指妇女在生产之后一种常见的月子常见疾病,它主要因为乳腺的急性化脓感染导致的。最...
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涉及乳汁淤积、乳头破损与细菌感染、细菌逆行入侵、个人卫生不良、乳腺管堵...
乳腺炎是特别多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影响了较多的女性朋友,疾病的出现会令女性朋友乳腺异常,而且有较多的症状...
首先,观察乳房的外观和触诊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步骤。通过观察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乳头有无回缩凹陷等...